黑臭河道治理
发布日期:2019-01-15 浏览次数:2226
城市黑臭水体是指城市建成区内,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(或)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。根据黑臭程度的不同,通过透明度 、溶解氧(DO)、氧化还原电位(ORP)和氨氮(NH3-N)四项指标可将黑臭水体细分为“轻度黑臭”和“重度黑臭”两级。
所谓“黑臭”是由于水体缺氧,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。当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,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,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,使水体转化成缺氧状态,致使厌氧细菌大量繁殖,有机物腐败、分解、发酵使水体变黑、变臭。
1)有机物污染:城市河流不仅供水,同时也已成为城市工业废水、居民生活污水的主要排放场所。
2)氮磷污染:主要为生活污水中各种有机还原氮磷物质。
3)底泥及底质的再悬浮:水体中的大量污染物沉淀并累积在河流底泥中,某种意义上,底泥是排入河流中各种污染的主要归属之一。
4)其他因素:生活垃圾、暴雨径流、支流泄洪、上游的污水等。
1)外源净化:上游来水(生态净化廊道);面源污染(无堵塞湿地、净水廊道);点源污染(截污纳管、点源净化装置);分散点源污染(截污纳管,净水廊道)雨水污染(雨水净化装置)
2)内源污染:底泥污染(清淤疏浚、驳岸生态净化、人工增氧、高效微生物培养器)
3)水质净化:异位处理(无堵塞湿地);原位处理(净化廊道、生态浮床、生物载体、微生物培养器、人工增氧、生态净化系统);半原位处理(驳岸生态净化技术)
- 上一篇:湖泊水体修复